2013年5月18日 星期六

外傘頂洲

外傘頂洲,又稱外傘頂沙洲、外傘頂汕,是台灣沿海最大的沙洲,現存面積約100餘公頃,因形狀似傘得名。行政劃分上屬雲林縣口湖鄉,不過如今絕大部份位於嘉義縣東石鄉外海約10餘公里處,主要由濁水溪的泥沙沖積而成,是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的景點之一。[1] 近年來由於河川興建攔砂壩,導致沙源減少而逐漸縮小,嘉義沿海也因此逐漸失去屏障。洲上現僅有一對老夫婦為常住人口[2],有一座燈塔—塭港堆燈塔。

外傘頂洲受到波浪、沿岸流及東北季風影響,平均每年往西南方向漂移60至70公尺,被稱為「移動的國土」。[7]
早期濁水溪主流藉北港溪、西螺溪注入海中,大量泥沙沈積在河口附近海域,經過長年累月的波浪和海流作用,外傘頂洲可能因此形成;1911年日人開始濁水溪整治,截斷北港溪等支流,主流改由西螺溪入海後,北港溪自成水系,輸砂量也因此銳減,每年減少約10萬立方公尺,旺盛的沉積作用不再,外傘頂洲開始有侵蝕後退的趨勢。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院長陳陽益指出,外傘頂洲從1904年至1995年,歷經沙洲地形的幼年、青壯年,現已邁入老年階段,沙源無法充分補充,加上侵蝕作用影響,沙洲上的堆沙陸續被沖刷至東側較低窪之潟湖,目前外傘頂洲往西南偏移速度逐漸增大,面積也日漸縮減且被波浪及潮水切割成幾部分。
中山大學研究資料顯示,以20年為單位,在1962年至1982年、1982年至2002年間,外傘頂洲分別被侵蝕流失520公頃、547公頃的沙洲,現存者僅100餘公頃;此外,1982年沙洲上2公尺以上的沙體還有5200萬立方公尺,但在強烈東北季風作用下,2000年以後幾乎刮除殆盡,只剩平坦沙洲。學者研判,如不設法保固,未來「移動的國土」可能將成為「消失的國土」。

外傘頂洲與嘉義縣海岸之間的水域被稱為東石潟湖,因外傘頂洲的屏障形成平靜的廣大淺水海域,目前是台灣主要蚵仔(牡蠣)養殖區之一。據嘉義縣政府統計,嘉義沿海蚵仔年產量約7000多公噸,約佔全臺灣產量50%,產值新臺幣9億1000多萬圓,且全臺灣90%的蚵又都在東石加工取肉,東石鄉民小至小學生、大至七、八十歲老人都會剖蚵,為地方重要經濟來源。[9]
1990年代開始有人建議將東石潟湖完全填平成海埔新生地,因為最大可填平300平方公里的土地;但由於擔心對當地生態造成破壞,加上當地偏僻遠離市區,經濟效益仍待商榷,故未實施。

塭港堆燈塔又稱外傘頂洲燈塔,不同於一般水泥結構燈塔,採鋼架結構。所處海域沙洲甚多,船舶稍有不慎即易擱淺,故而設立。1914年首建,高度15公尺,裝用五等電石氣閃光燈,每2秒一閃,光力800燭光,1920年傾倒,隔年重建,塔形燈器與原塔同,後因沙洲移動再次流失。 1957年另建20.7公尺高方形鋼架塔,初用五等電石氣燈,光力800燭光,後於1965年改裝直流電燈,光力增至2600燭光,每3秒一閃。 1974年因沙洲移動,並為改善目標,移至附近新址,改建為方錐形鋼架塔,換用四等直流電燈,光力增至3500燭光。 1977年改進設備,光力加強為10000燭光,塔高32.4公尺,燈高35.5公尺,公稱光程(nominal range)14.3浬。另設有多向金屬雷達反射器。[8]
自1914年首建以來,塭港堆燈塔因沙洲漂移、海水浸蝕等因素而多次傾斜倒塌,前後歷經七次重建,是全臺灣燈塔中,重建次數最多者。

外傘頂洲南面是內海淺灘,有利於貝類養殖,也導致了嘉義東石、雲林口湖兩地漁民漁產權之爭。
1978年11月30日,嘉義縣長凃德錡曾率員利用假日前往外傘頂洲實地勘察以利行政劃分之商議。[10]
多年來隨著沙洲南移,兩縣管轄權之爭愈趨激烈。 2001年,雲林縣長張榮味任內,曾指派副縣長高孟定率員至外傘頂洲釘上「雲林縣口湖鄉蚶寮126之201號」門牌宣示管轄權。
2006年,嘉義縣府以「沙洲已經漂流到東石外海十四公里」為由,向中央政府提出將其從雲林改劃由嘉義管轄,未獲同意。 2007年6月,嘉義縣長陳明文率縣府、議會人員及學者前往外傘頂洲會勘,並解釋此行與管轄權歸屬無關,為配合中山大學海洋科學院研究,透過評估分析外傘頂洲固沙保育及養殖海籍圖等現況,由學者專家從學術面,探討國土復育可能性。此舉引發了雲林縣議員的緊張,在議會上公開要求雲林縣府採積極作為,對此,雲林縣長蘇治芬表示,外傘頂洲現已漂至嘉義縣外海,雲林縣府的行政管轄權有實際上的行使困難,要如何防止沙洲消失,涉及跨縣市問題,中央部會應出面整合。內政部則回應,正依地方制度法檢討修正行政區劃法草案,外傘頂洲的管轄問題,將等行政區劃法完成立法,再行妥善規劃。[11]

外傘頂洲位於東石港西方海上約14公里,長約20公里,寬度1-3公
因受巨大洋流及潮夕沖擊影響,外傘頂洲輸砂量大減,沙洲的砂質流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